据史料记载,因为项羽在固陵之战之后连连败退,然后由垓下溃败至东城,最后到乌江边。从他当时选择这条路线来看,他确实是有退回江东的意思,为什么好不容易逃到乌江边,又有人划着小船愿意带他回江东,他还是选择自杀了呢?
从古至今,这个问题纷争不断,捋捋大概思路有四个大胆猜测:
第一,“疑亭长有诈”之说
项羽一路溃败,渡淮之后仅有骑兵百人,到阴陵又迷了路,问了一个农夫,结果农夫骗了他,让他身陷大泽,被汉军追上,当时估计项羽心已经凉了半截,众所周知,项羽是个感情丰富的人,他似乎感觉民心已经背离了他,面对亭长,他也许怀疑亭长也在骗他,所以就走投无路,自刎。
第二,“自己结束战争,造福百姓”
秦末大乱,各地纷争四起,百姓流离失所,战争带给老百姓的创伤实在是太大,他的一路逃窜,似乎认识到了民生疾苦,所以希望自己了断,结束这场战争,如果回到江东,就会南北割据,还会陷入战争,所以为了百姓,他选择了自刎。
第三,“成王败寇,成人之美”
从项羽的种种事迹来看,项羽有着极其不同的个性与心理,他一直有一种“你死我活”的理念,他的心理是非常极端的,他选择在乌江边自刎也恰好符合他的心理。
第四,“随着战斗形式的发展,到江东自立不能实现”
其实,从当时的全国形式来看,项羽去江东再重振旗鼓是不可能的,当他逃到乌江时,发现情况比设想中要糟糕的多,乌江对岸越人背叛,陈婴背叛,后面有汉军追兵,自己只有26名骑兵,所以他为保全名节,不被汉军羞辱,选择了在乌江自刎。面子,对男人而言,果然比命重要!
而战无不胜的西楚霸王项羽怎么会沦落到江边自刎的惨淡下场?因为他有勇有谋适合当大将军,却毫无政治头脑,偏偏作死宁要当西楚国王。为啥这么诋毁别人心中的大英雄?举个栗子,让你近距离感受下项羽是个啥人。一位学者蔡生建议项羽建都咸阳,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可统御全国。然而,项羽一口拒绝,他说:“富贵不回故乡,好像穿了漂亮的衣服在黑夜里走路。”后来,刘邦定都咸阳,建立了大汉帝国。可见,蔡生的确有才,然而蔡生嘴欠,被项羽拒绝后下那个泼妇一样背后开骂:“人们都说,项羽像一个穿人衣戴人帽的猴子,果然不错。”然后,项羽就把蔡生扔到巨型大锅里煮熟了。
由此可见,项羽这个孩子的真面目,和我们印象里那位爱江山更爱美人的西楚霸王大英雄,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呐!